原始文章在鏡周刊分成六篇刊載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來看看
1.首先這絕對是柯文哲幕僚提供給記者的資料,部分資訊我也相信是真實的,但記者很可能有在這些真實的資訊上加油添醋
2.再來要思考的是這些訊息外流是柯文哲授意呢,還是幕僚私自流出,個人認為是幕僚私自流出,因為柯蔡兩人同事30年已經建立非常深厚的信賴關係,柯文哲當了市長也依賴蔡壁如處理很多事情,兩者真要說起來是柯文哲更需要蔡壁如,而非蔡壁如需要柯文哲,再加上以柯文哲的個性,有什麼不愉快或認為蔡壁如做不好的一定是當面開罵,私底下抱怨幾句也是免不了,但絕不可能是透過幕僚放話
3.幕僚私自外流的可能性最高,其實目前柯文哲的團隊老實說有非常糟糕的態勢,喜歡對外放話進行鬥爭,原因有很多種,但最重要是『路線問題』
4.柯文哲2019年跟綠營徹底翻臉,從此決定走自己的路,但路線的轉彎始終無法說服所有人,有些人走了,有些人留下來但在觀望,再加上他習慣的領導風格是讓手下彼此鬥爭,勝者為王,使得整個團隊始終處於一個不安定的狀態,這也導致很多問題內部無法解決只好外部化,寄望於外部壓力直接壓垮內部競爭對手贏得勝利,舉一個比較不為人知的例子,當年熊讚要改版成海洋熊讚,反對的人直接外流海洋熊讚的形象圖,寄望能依靠外部壓力取消此改版案,就連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都可以這麼玩,由此可知這個團隊的內部競爭壓力有多大
5.承接上點,除了路線問題之外還有就是整個陣營根基太淺薄,除了依靠理想來維繫之外沒有其他方式,而偏偏用理想來聯繫又是極其不穩定,因為只要理想有了衝突馬上成為敵人大打出手,毫不手軟,刀刀見血。林洲民跟柯文哲對大巨蛋的處理方式有了衝突,對外直接放話市府一堆趙友友就是一個例子
6.反觀台灣兩個傳統大黨,黨公職、各式助理幕僚、基金會、良好政商關係網等等都建構了相對完善的利益體系,所有人都在此利益體系下忠誠度自然高,即便彼此因理想翻臉但大部分還是會留個退路,畢竟大家還是同鍋吃飯,掀桌子固然很爽自己也會沒飯吃,促轉會吳佩蓉(註)就是最好的反例,她錄音對外爆料等同於政治自殺,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勇氣做這樣的決定,這也是維繫組織穩定的重要環節,而新興政黨都要面對這樣的考驗
7.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,一般來說周刊寫稿刊登絕對不是臨時計畫,一定有個作業時間,而在6/15苗博雅才在質詢柯文哲要如何終止其團隊的放話文化,隔天6/16鏡周刊馬上登出柯文哲身邊幕僚放話講蔡璧如的不是,這是不是某些有心人士故意操弄,將兩件事情合併在一起見諸於世,細思極恐,政治不好玩啊,唉......
註.吳佩蓉在綠營助理資歷完整,實力跟忠誠度絕對都備受肯定,所以才會被選入促轉會擔任研究員,但因其正義感無法接受時任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,利用促轉會的行政資源,外洩資料鬥爭當時競選新北市的侯友宜,於是將其錄音並外流相關談話引起軒然大波,著名的東廠說就是從吳佩容的錄音外流出來
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00616001109-260407?chdtv